理財.jpg

雖然從我20多年前還在念小學的時候開始,學校就推廣所謂的五育均衡發展,但是直到現在台灣教育仍普遍偏重智育,這並非只是教育系統的問題,家庭教育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即便擁有較新觀念的我們這一代陸陸續續開始當家長,社會大眾仍然難以完全跳脫我們從小被潛移默化的”唯有讀書高”的思考模式。

我出身於小康家庭,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很幸運地一路上遇到很多師長教導我書本之外的人生道理,包括理財觀念。我一直記得小學的時候總務股長每週會匯集大家的郵政儲金簿和零用錢,拿給總務處的老師和郵局來的阿姨登記。在那個7-11的思樂冰只要10塊錢的年代,雖然一周只有存幾十塊,到國小畢業,12歲的我也已經有了一小杯金 ,當然這相對於現在大家常提到的第一桶金是有很大的落差(笑) 。另外,我也沒有忘記爸爸帶我妹妹去銀行開戶,存紅包錢的畫面。這些對我還說都不僅僅是理財的啟蒙,同時也是童年與成長重要的記憶,是一輩子的無形資產和情感的連結

米雪糕的理財A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